形态描述
贝壳中等大小,壳质较薄,但较韧,略呈圆形。壳较扁平,两壳略等,
壳两侧稍不等。壳背缘直而较短,有的前端有锯齿,腹缘呈圆形。壳顶小而较低,位于
背缘中部,壳顶前方和后方具有壳耳。两壳耳较小,相等,呈三角形,右壳前耳下方无
足丝孔和细栉齿。壳表放射肋有30—40条,放射肋排列较规则,圆而较低,肋上还有
2—3条细线。生长线细密,较明显,有时呈同心片状。两壳表皆呈褐色、红色和黄色
花斑,一般壳顶附近色稍浅,近壳缘处色较深。铰合部细而短;韧带深褐色,位于三角
形的韧带槽中,多数个体中央关节较明显,无足丝。
壳两侧稍不等。壳背缘直而较短,有的前端有锯齿,腹缘呈圆形。壳顶小而较低,位于
背缘中部,壳顶前方和后方具有壳耳。两壳耳较小,相等,呈三角形,右壳前耳下方无
足丝孔和细栉齿。壳表放射肋有30—40条,放射肋排列较规则,圆而较低,肋上还有
2—3条细线。生长线细密,较明显,有时呈同心片状。两壳表皆呈褐色、红色和黄色
花斑,一般壳顶附近色稍浅,近壳缘处色较深。铰合部细而短;韧带深褐色,位于三角
形的韧带槽中,多数个体中央关节较明显,无足丝。
生物学
暖水性少见种,主要分布在太平洋西部和中部暖水区,其垂直分布自低
潮线附近至潮线下2Om处,但在夏威夷多发现在30—600m之间。其栖息底质,多为
沙、粗砂、粗砂石、珊瑚碎石等,自由生活在海底。
潮线附近至潮线下2Om处,但在夏威夷多发现在30—600m之间。其栖息底质,多为
沙、粗砂、粗砂石、珊瑚碎石等,自由生活在海底。
国外分布
经济意义
肉可食用,贝壳美丽,可做装饰品。
注:本种与前种外形较相似,但后者放射肋较前者少,耳较小,外形较长,颜色较
浅等,有较明显的区别。
注:本种与前种外形较相似,但后者放射肋较前者少,耳较小,外形较长,颜色较
浅等,有较明显的区别。